产品中心

产品中心

产品中心
>
温州打造“云优膳”校园食堂智治综合管理平台
1/1
浏览量:
1

温州打造“云优膳”校园食堂智治综合管理平台

时间: 2025-03-19 16:58:41 |   作者: 产品中心

所属分类
产品中心
产品描述

温州打造“云优膳”校园食堂智治综合管理平台

 

  

温州打造“云优膳”校园食堂智治综合管理平台

  最近,浙江省温州市不少学校的校园食堂频频迎来客人,北京、江苏等地相关部门把目光瞄准了当地一项推进学校食堂提升的食堂智治综合管理平台——云优膳。

  “云优膳”即通过云平台,让学校、供应商及家长等零距离对话,从学校采购、学生或家长智慧选餐到家长监管,基本解决中小学食堂食材采购比价难、市场询价和定价依据不充分等问题,优化学生在校膳食条件。

  在温州市,为了让学生吃得好,今年起,有条件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始探索实行“ABC套餐自主选择+添餐”的个性化服务模式,高中阶段学校则探索“窗口选餐+特色风味餐档口+添餐”的多元化供餐模式。

  在温州市第十四高级中学,每个班级门口的电子班牌都是一台自助点餐机。除此之外,食堂的一楼、二楼也安装了“云优膳”点餐机。学生任选一台设备就能通过人脸识别登录订餐界面选餐,然后用一卡通系统结算即可。

  随处可选餐的全新点餐方式一上线,不少学生又有了新要求,除了选餐,还想自选盖饭、炒饭等特色餐,是否也能每日供应?学校的反馈是“立即安排”。现在,每周四上午9点,系统会上架下一周的特色餐菜谱,同学们在这一时间段就能提前订餐了。温州市第十四高级中学总务主任陈芳介绍,为了更好地推广点餐,学校推出多样化、多营养的健康食谱,让全校师生投票选出最受喜爱菜品。

  然而,光学生爱吃还不够,学生的膳食结构需要确保优化。温州市教育局专门邀请温州市疾控中心营养所专家参与编写编制了《温州市学生营养餐指南》,这一做法被教育部交流推广。指南细致规定了6~17岁学生的营养配餐原则,例如,每周学生餐食物种类不少于25种;每人每天烹调油用量不超过30克,包括酱油和其他食物所含食盐在内,每天总量不超过5克。

  此外,温州还加大了校园营养师培养力度,除了充分的发挥现有数十名校园公共营养师的作用外,还利用中小学教师每年90课时培训项目机制,实施“校园食育师”培养计划,已有100多名老师经由温州大学培训后成为自己所在学校的“校园食育师”,助力校园食堂让学生吃得满意、吃得健康。

  学校还能够最终靠“云优膳”平台做食材采购,能进入平台的供货商本身就经过了PK。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副校长吴郴斌介绍,过去学校通常会筛选1~2家供应商,一方面没有实时报价机制,另一方面没有退出机制,时间久了,难免出现监督管理问题。如今,学校除了入选的3家供应商外,还有2家预备供应商,同时每家供应商每周更新各食材报价,一旦服务质量不达标,就会由候补供应商补位,极大的提升了监管质效。

  食材大比拼,会给学生的餐食带来哪些变化?吴郴斌介绍,最直观的是,花更少的钱买到了更好的食材,学校还用省下来的钱,免费给学生增加了一日两次的牛奶或水果供应。除此之外,学校还开发了百种特色餐,每天供应5~10种丰富学生的就餐选择,炒粉干、牛腩面、牛肉饼等特色餐既解决了菜品单一问题,还提升了晚到用餐学生的就餐体验。

  “每家学校不止能看到自己供应商的报价,还能看到所有学校供应商的报价,日益透明的数据和积累的价格趋势,能让采购更加阳光。”温州市教育局计财处负责人介绍。

  以数智化手段实现校园食堂更有效管理和更精准监督,是“云优膳”的又一重要任务。

  自主点餐解决了餐食喜不喜欢的问题,比价对照解决了食材价格是不是合理问题,然而食材质量是不是过关,这一过程必须由学校食堂负责任地验收。

  根据前期调查发现,一些学校食堂验收环节还存在着原材料验收制度不完善、验收过程不规范等问题,这会造成食材不新鲜,原材料缺斤少两等情况。一经发现,如何溯源倒查责任?“云优膳”引入了“家校共管”机制,让家长深度参与采购监督、菜谱选择、菜价制定、食材验收、陪餐体验的全链条学校食堂监管。

  温州市为了强化“家校共管”,各校不定期开展家长和教师参与陪餐、制定菜谱、优选供应商等活动,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如平阳县等多地和市直属多校每天向家长晒学生餐食情况,及时听取家长意见;龙港市全域实行食材验收制度,邀请学生家长进校与市监部门共同检验当日食材,把好校园食品安全关。(周琳子)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中国食品安全网是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国家级专业新闻媒体。是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领域获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的国家级网络站点平台。

未找到相应参数组,请于后台属性模板中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