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
三红莲,女,汉族,1973年5月生,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隆治乡铁家村村民。
三红莲一嫁到婆家,就扛起了照顾夫家双目失明的叔叔、瘫痪在床的婆婆和小姑子的重任。三红莲每天都起得很早,为行动不便的叔叔和小姑子端水送饭、擦脸洗脚、翻身按摩,做家务、喂猪喂羊、干农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三红莲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这个家。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女儿出生后不久,三红莲的婆婆突生重病。本就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婆婆因为卧病在床,情绪更加不稳定。面对婆婆的反常举动,三红莲不仅没有抱怨,反而更加细致入微地关心照顾。
三红莲家的情况得到各界的关心关注,因为家里有3位残疾人需要照顾,丈夫铁汝红无法出远门务工挣钱,民和县工会得知后,积极协调,为他在工业园区找到了工作,月收入近5000元。2013年,在国家奖励性住房政策支持下,三红莲一家新盖了几间砖房,她和丈夫把新房留给双目失明的叔叔住,夫妻俩继续在偏房凑合。在当地政府的关心下,他们家的3位残疾人都被纳入特困供养对象,一家人的生活有了保障。
马瑞平,女,汉族,1962年8月生,天津市河北区铁东路街道曙光路社区居民。
马瑞平十多年如一日悉心照料自己的二叔和父亲。马瑞平的二叔马锡琪无儿无女,在台湾孤独生活了几十年。2008年,80岁的马锡琪回天津探亲时把返回大陆的想法告诉了马瑞平。马瑞平听后毫不犹豫地对二叔说:“没问题,您回来吧。我照顾您,给您养老!”
2017年,马瑞平为马锡琪正式办理了落户手续。她说服家人,把邻居的房子买下来让二叔居住。马锡琪逢人就夸:“我没儿没女,侄女就像亲闺女一样贴心。”几年后,马锡琪突发脑梗,虽然保住了性命,但落下了半身不遂的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这让本来就不宽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但马瑞平没放弃,为方便更好地照顾二叔,她和丈夫甚至辞去固定工作,每天耐心细致地为老人翻身、擦背、洗澡、拍打身体。夫妻俩一边照顾老人,一边抽出零碎时间打工赚钱,毫无怨言。在马锡琪生命的最后时光,老人陷入昏迷状态,但马瑞平总觉得二叔还是有意识的,坚持每天给他播放歌曲和电视节目,不厌其烦地讲述身边发生的事情。2022年12月,老人安详离世,享年95岁。
二叔去世后,马瑞平又将全部精力放在了98岁的老父亲马锡滨身上,只要有时间,她就会带老人出门遛弯看风景。马锡滨虽已高龄,但气色红润、身体硬朗,说起话来思路清晰。在他眼中闺女本事可大了,缝衣、做被、理发等等,样样都会。每隔一段时间,马瑞平都要去医院为父亲取药,早上5点多出门坐首趟公交车,中午才能回到家。常年的劳碌,让她看上去很沧桑。被问到是否觉得疲惫时,马瑞平笑着说:“老人能快快乐乐地安享晚年,是做儿女的福分。只有尽心尽力照顾他们,才不会留下难以弥补的遗憾!”
王智萍,女,汉族,1966年2月生,天津市河东区东新街道凤岐里社区居民。
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夺走了王智萍10岁儿子眼中的光明。她用温暖的陪伴,做儿子心中的“灯塔”,鼓励支持儿子自主创业,走上属于自身个人的人生旅途。
王智萍无法忘记2000年夏天得知儿子被确诊视神经萎缩时的感受。冷静下来的她知道,要想让儿子重燃生命之火,就必须让他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2001年,王智萍决定送儿子去盲人学校。孩子没有盲文基础,只能从一年级上起。王智萍每天6点半都带儿子到附近的公园进行30分钟“早自习”,陪儿子跑步、诵读、复习盲文功课。
面对面、手把手教,王智萍仅用了一年时间,就把孩子送进了六年级,送回到同龄孩子身边。儿子在母爱的抚育下,坚持不懈学习各类文化知识,接着又接触了相声、吉他、游泳等文体活动,拿回10余个大大小小的奖杯,顺利考上天津广播电视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在一次又一次挑战自我中坚定了战胜困难的信心,实现了人生的逆袭。2011年,儿子大学毕业,萌生出创业的想法。王智萍毅然辞去了工作,陪儿子走上了为残疾人提供便民服务的自主创业道路。截至目前,儿子的团队已经为百余名残疾朋友提供过家政保洁、盲人按摩、洗衣做饭等服务。
王智萍不仅培养出坚强、自信、有责任心的儿子,还把残疾朋友当成亲人,用尊重、信任、鼓励帮他们自立自强。
牛桂香,女,汉族,1965年8月生,党员,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响水镇茶场居医院退休医生。
牛桂香数十年如一日,悉心照料婆婆和父母,还主动照顾独居老人10余年,用耐心、细心和爱心撑起了一个温暖的家。
牛桂香家里有3位高龄老人,多年来都靠牛桂香照顾。婆婆年事已高,反应日益迟钝,常常发脾气,牛桂香总是笑脸相迎,把婆婆的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牛桂香两个兄弟都在外地工作,父母一直跟着牛桂香生活。2023年初,母亲患上脑梗,医院床位紧张,牛桂香便将母亲接回家中自己照顾,每天到医院开好药剂,回家给母亲打针治疗,为老人调制营养餐。因为发现及时、护理得当,母亲的病情得到控制。2023年3月,牛桂香父亲因病导致腰和腿脚疼痛异常。为方便同时照顾三位老人,牛桂香将父亲也接回家中照料。
茶场居老人何阿姨,子女都在海口工作安家,老人习惯了农场生活,退休后独自住在茶场居。2009年,牛桂香上门提供义诊服务时,发现何阿姨患有多种老年疾病,身边又没有子女照顾,主动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两人结下母女般的情分。老人生病时,都是牛桂香第一时间接送她到医院治疗,一直伺候老人到2020年何阿姨的子女将她接到海口生活。
孔令绍,男,汉族,1952年12月生,党员,山东省曲阜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
孔令绍传承孝道家风,用心维系家族亲情;立足家风建设,弘扬孝道文化,践行大爱大孝,诠释家国情怀。
1957年,孔令绍的父亲病逝,母亲承担着繁重的体力劳动和琐碎的家务,尽心尽力照顾公婆。孔令绍母亲去世后,他把5个姊妹家的事都当作分内事去做。2006年春,年逾古稀的大姐得了肾结石,孔令绍就把大姐从济南接到曲阜做手术,悉心照顾直到恢复健康。每年正月初三,孔令绍都把有60余人的大家庭组织起来共叙亲情,几十年没有间断。
作为孔子第七十六代后裔,孔令绍带动儿子、孙子三代将孔氏家风“诗礼传家”代代相传。儿子孔颖被聘为“山东省好家庭好家风宣讲团”成员,父子俩创作出版了《中国家风》。孙子从小学习《论语》,9岁起就与他同台宣讲。孔令绍说:“孝的最高境界就是家国情怀。”为向建党百年表达心意,他创作了大型报告文学集《铸基·初心映在热土上》。孔令绍年过七旬依然活跃在基层宣讲一线。他创办“曲阜市民大讲堂”,把理论和政策宣讲得通俗易懂,并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相结合,退休10余年来累计宣讲1500余场。
巴哈义古丽·尼合买提,女,塔塔尔族,1974年8月生,党员,新疆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吉木萨尔镇满城路社区民政干事。
巴哈义古丽·尼合买提二十多年如一日,把贫困孤寡老人当成家人,先后与13位不同民族的“爸爸和妈妈”结缘,常年义务照顾数十位老人,用实际行动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
2002年到满城路社区工作后,巴哈义古丽·尼合买提接触到许多困难群体和家庭,她每月从工资里拿出300至500元帮助他人,并尽己所能照顾不同民族的“爸爸和妈妈”。刘国群夫妇早年因车祸丧子无依无靠,巴哈义古丽·尼合买提如亲生女儿一样照顾他们,为他们办理新房购置、房屋搬迁手续,并陪同老人回河南老家探亲,完成二老40多年未了的心愿;回族老人马克明几乎丧失语言和生活能力,巴哈义古丽·尼合买提不仅为他办理低保、申请保障房,还在下班时间帮老人洗衣、做饭、理发,连暖气费都义务负担,一照顾就是14年。
2005年,社区居民颜培侠的丈夫不幸离世,家里没了顶梁柱,颜培侠在不到20平方米的铁皮房子里开蔬菜店,勉强维持自己和两个孩子的生活。巴哈义古丽·尼合买提得知后,帮她家申请了廉租房和各类补贴,把自己的工资拿出来资助她创业和孩子上学,直至孩子大学毕业。如今,颜培侠也开始资助困难大学生、贫困家庭,困难群众在店里买菜有特别优惠。
为了让爱心传递,2017年,巴哈义古丽·尼合买提牵头成立巴哈义古丽民族团结爱心工作室,2000多名志愿者身穿红色马甲,汇聚成爱的河流。截至目前,巴哈义古丽·尼合买提带领团队开展扶贫帮困等好人好事2万余件,捐助资金累计200余万元,个人捐款近20万元。
巴哈义古丽·尼合买提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新疆尔自治区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龙莺女,女,汉族,1969年9月生;高杰权,男,汉族,1968年5月生,广东省中山市石岐街道民生社区居民。
龙莺女和高杰权夫妇悉心照料患有多重残疾的女儿,帮她学会说话、走路。他们发起成立残疾服务机构,为从特殊学校毕业后无处就业的青年提供温暖港湾。
1996年,龙莺女与高杰权的女儿小恩刚出生就被诊断为多重残疾,医生说她“最多只有半年生命”“永远只能躺在床上”。这一条消息给夫妻二人带来沉重打击,但天性乐观的高杰权迅速调整心态,宽慰妻子一同面对困难。妻子辞掉工作,一心一意照顾女儿;丈夫兼职多份工作,承担起家庭经济重担。
夫妻为女儿精心制定康复方案。平日,龙莺女坚持给女儿做按摩;孩子说不出话、发不出声,她就一点点教。虽然生活艰难,夫妻俩谁都没想过放弃。数年如一日的精心呵护和训练最终创造奇迹,小恩不仅存活下来,4岁时还学会了走路,7岁时喊出了第一声“爸爸”。小恩10岁那年,入读特殊教育学校,龙莺女也跟着进校工作,在学校学会了手语、情绪训练、脑瘫康复、肢体康复等技能。如今27岁的小恩虽然身形有如7岁幼童,但能平稳行走、读诗唱歌,会帮忙做一些简单家务。
看到许多从特殊学校毕业的孩子在融入社会、寻找工作时有困难,2016年,龙莺女、高杰权和朋友发起成立“筑梦大‘龄’”残疾服务中心,耐心培养小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和劳动技能,传授文化知识,矫正情绪行为,看护穿衣吃饭。女儿小恩则在服务中心担任“班长”,帮助老师管理班集体。龙莺女和高杰权一家用爱和坚守,为众多特殊家庭带来希望。
卡小花,女,尔族,1965年4月生,党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四团五连退休职工。
卡小花先后收养10名儿童,将他们抚养长大,她不计报酬、名利的善举感动了社会。
卡小花曾是四团粮油厂一名普通职工,家有一双儿女,一家人过着幸福平淡的生活。有一天,宁静的生活被打破,卡小花家中突然多出两个孩子。原来,卡小花的小姑子一家突遇变故,留下两个不到5岁的孩子。看着两个可怜的孩子,卡小花当即决定留下他们。
1993年,卡小花的妹妹因故去世,妹夫住进精神病医院,3个不满10岁的孩子无人照料,卡小花把孩子们带回家。1994年,丈夫的弟弟、表弟相继去世,5个正在上小学的孩子都成了孤儿。卡小花又给了这些失去双亲的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4年时间,卡小花家中一下增加了10个小孩,12个孩子的生活和教育问题,让本不富裕的家庭负担更重。卡小花每天天不亮就开始做饭、送孩子们上学,然后赶往粮油厂上班,中午下班还不忘去捡拾旧纸箱、废瓶子,夜晚推着小车叫卖凉粉、馕饼。
卡小花在建筑施工工地当过工人,在农贸市场当过菜贩,开过饭馆,有人劝卡小花,让年纪大些的孩子去打工,但她坚决不同意。
如今,卡小花最小的孩子已经30多岁。他们学业有成,大多已成家立业,成了教师、医生、警察。逢年过节,孩子们会从四面八方回到卡小花身边,做手抓饭、包饺子,欢声笑语不断。
卡小花荣获新疆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兵团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
付宏伟,男,汉族,1980年5月生,党员,河北省邢台市威县方营镇孙家寨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付宏伟弘扬传承孝老爱亲传统美德,教育带动传播孝道文化,以家风带村风,以村风带社风,让孙家寨成为远近闻名的“孝道村”。
2003年,付宏伟大学毕业后在石家庄工作,事业发展迅速。2010年底,父亲病重,付宏伟毫不犹豫回农村陪伴照顾父母。照顾父亲期间,他发现村里很多空巢老人都是凑合着过日子,决定担起照顾这些空巢老人的担子。从那时起,他每天给8名孤寡老人送饭。当时,全村1370余人中,65岁以上的空巢老人有180余名。付宏伟精心准备后,开始为全村65岁以上的老人举办“爱心孝道大餐”活动。慢慢地,“爱心孝道大餐”活动并不限于本村老人,附近村子的老人也能参加,“爱心孝道大餐”活动规模大了起来,最多时达到2000多人。每当“爱心孝道大餐”活动举办这一天,付宏伟还为本村这一时段过生日的老人庆祝生日。“爱心孝道大餐”活动吸引150多名志愿者参与,共同敬老爱亲、温暖他人。
2016年,付宏伟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村里建立“空巢老人服务站”“孝道村共享蔬菜园”等,服务老人的设施加强完善。在付宏伟组织下,村里修订了村规民约,举办免费孝道讲习班,聘请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者、各级“道德模范”、本村“身边好人”参与授课。十多年来,孝道讲习班共举办近百期。村委会每年重阳节都要举办慈母孝子评选活动,给评上“慈母之家”“孝子之家”的家庭颁发奖品,并挂匾戴花。一系列措施,让孙家寨村干群关系更近了,家庭关系和邻里关系更和谐了。
付宏伟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河北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
白时玲,女,汉族,1981年11月生,党员,重庆市渝北区双龙湖街道双龙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
作为基层医务工作者、军嫂,白时玲用勤劳、坚强和勇敢,始终做丈夫的“定心丸”,做全家的“主心骨”,用心经营一个美满的家庭。
2008年,白时玲和曹建华喜结连理。从那刻起,白时玲就告诉自己,要用行动支持丈夫对军营的热爱与奉献。
儿子9个月大时,曹建华随部队到四川映秀抗洪抢险,在湍急的江水中作业时,江边山体滑坡,曹建华为保护战友,被一块直径40多厘米的飞石砸中后腰,当场昏倒,腹腔大出血致左肾和脾切除。白时玲接到部队电话,赶紧向单位请假,迅速赶到成都照顾陪伴曹建华。在曹建华住院期间,儿子也连续几天高烧不退住院,并出现严重的肺实变。为了兼顾丈夫和儿子,白时玲在成都、重庆两地来回奔波,那一段时间,她瘦了10多斤。
白时玲的婆婆患有更年期综合征、抑郁症,有时甚至有轻生的念头。白时玲经常带着婆婆看心理医生、做心理疏导。经过一年多治疗,婆婆的病渐渐好转。公婆患有糖尿病,曹建华的奶奶90多岁,患有高血压和心衰,平时的需要注意的几点和用药就医都是白时玲一手操办。结婚16年,白时玲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妻子、一个儿媳、一个母亲的责任与爱。
曲亚波,女,汉族,1971年12月生,党员,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洪泉乡人民政府民政办公室微机员。
20余年来,曲亚波不离不弃,倾尽全力照顾“植物人”丈夫和3位老人,用瘦弱的双肩扛起家庭的重担,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百善孝为先”。
2003年7月,曲亚波的丈夫因车祸成为植物人。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曲亚波直面困难,挑起家庭的重担。白天,她坚守工作岗位;回家后,她给丈夫做护理、喂饭。每天夜里,曲亚波都要起来四五次,给丈夫翻身,喂他喝水,帮他处理大小便。遇到丈夫发烧感冒,她就整夜不合眼地守护在身边。20多年来,曲亚波几乎没睡过一个好觉。在她的精心照料下,丈夫没有因长期卧床而得褥疮,居住的屋子也没有一点异味。
除了照顾丈夫,曲亚波还要照顾公公、婆婆、丈夫的爷爷和仍在上学的儿子。2014年,丈夫的爷爷不慎摔坏了股骨头,曲亚波精心照顾,一年后老人竟奇迹般地站了起来,还能慢慢行走。5年后,老人再次摔倒,确诊为脑出血兼膝盖骨粉碎性骨折,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曲亚波毫不犹豫地承担起照顾老人的重担,直至老人安详离世。2017年,婆婆做完腰椎间盘手术后不能下地走路,曲亚波带婆婆到200多公里外的省城中心医院治疗,婆婆最终完全康复。2022年,公公因视神经萎缩导致失明,后来又不慎摔倒导致股骨头骨折,在曲亚波细致入微的照料下,公公术后也恢复得很好。
曲亚波平时省吃俭用,但是给老人、丈夫买营养品时却从来不会舍不得。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曲亚波也会献出自己的爱心。2008年四川地震,她积极捐款;看到村里生活困难的孤寡老人,她偷偷买米买面送去;邻居家失火,她奋不顾身帮忙救火。
曲亚波荣获吉林省道德模范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刘希岩,男,汉族,1968年11月生,辽宁省本溪钢铁集团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矿山机修厂退休职工。
刘希岩出生不久便被养父母领养,家里同样被领养的哥哥患有先天性残疾,基本没生活自理能力,养母只能辞去工作照顾哥哥,全家仅靠养父一个人的工资生活。1978年,养父因一次事故导致非常严重脑外伤,后来因病情恶化,瘫痪在床。刘希岩便接替养父参加了工作,扛起了工作挣钱和照顾家人的生活重担。2012年,养母因脑梗瘫痪在床,生活的重担落在了刘希岩一个人身上。为了方便照顾养母和哥哥,刘希岩把自己的床搬到了养母和哥哥的床中间,每天夜里多次起来给养母和哥哥端水喂药。养母去世前,望着刘希岩欲言又止,他知道养母是放心不下哥哥,于是他向养母保证:“只要我有口吃的就不会让哥哥饿着,我永远都不可能抛弃他。”
生活的艰辛与苦难,磨炼了刘希岩的意志,也给他带来了幸福。善良的姑娘王世燕常常看到刘希岩背着养父去医院、推着哥哥晒太阳、搀扶着养母去买菜,决定嫁给这个有担当的男子汉。平日里,夫妻俩同心协力,照料家人。受父母影响,刘希岩的孩子也对大伯照顾有加,用第一笔工资给大伯买了一部智能手机。
刘希岩在家是好儿子,在厂里是好工人。寒冬里抢修爆裂的空中管路,他的棉袄湿透冻成了冰;机器存在安全风险隐患,他认真勘察现场并提出建议;锅炉房管道出故障,他连续抢修38个小时。工作40年,刘希岩兢兢业业,完成好每一个工作任务。
刘海洋,男,汉族,1975年11月生,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幸福街道和顺社区居民。
刘海洋双目失明却身残志坚,悉心照顾患病的双亲,用不懈努力书写人生价值,用爱和善良诠释孝老爱亲传统美德。
15岁那年,刘海洋在一场篮球比赛中意外受伤,视网膜脱落,双目失明。刚开始那一段时间,他不愿面对现实,有过挣扎、伤心和绝望,甚至一度想放弃生命。在家人的照顾、亲友的鼓励和社会的关心下,刘海洋终于重新振作起来,勇敢地面对生活。虽然双目失明,但他依然摸索着学习做家务,每天把自己和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并自学了盲文。
一个偶然机会,刘海洋接触到盲人按摩,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心认真学习按摩技术。为此,他先后三次参加残联组织的盲人培训班,刻苦学习,还通过阅读盲文医学书籍提升个人的技术水平。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觉得盲文的医学书籍有限,不能够满足他的需求,他就让母亲为他读普通版本的医学书籍,他再用盲文记录下来。这样的手抄书,他足足记录了几十万字。终于,在亲人的帮助下,刘海洋开了一家盲人按摩店。
正当按摩店生意稍有起色,父亲突然脑梗,偏瘫在床。刘海洋的母亲患有哮喘,不能干重活,家中的担子压在了他一个人身上。刘海洋不得已关闭了盲人按摩店,回家专心照顾父亲。在刘海洋的操持下,父亲身上干干净净,家中一尘不染,没有一点异味。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刘海洋精心照顾着父母。虽然他看不到世界的五彩斑斓,却能将自己内心的阳光与美好奉献给亲人,谱写了一曲孝老爱亲的大爱乐章。
次仁宗巴,女,藏族,1962年3月生,党员,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加查县安绕镇热果村村民。
次仁宗巴身患残疾却凭着一股“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同时照顾着年迈的母亲、聋哑的哥哥和领养的儿子。她四处拜师学习掌握了氆氇传统编织、汉藏服装裁缝等技术,免费教授当地妇女,带领大家走上致富之路。
次仁宗巴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牧民家庭,6岁时因病导致双腿残疾。1985年,次仁宗巴的父亲离世。从此,次仁宗巴同双目失明的母亲、体弱多病的聋哑三哥次仁旺杰相依为命,生活的重担落到了23岁的次仁宗巴身上。她从大哥那里过继来养子次仁加措,同聋哑的三哥一起悉心养在身边,以病残之躯支撑起一个“四口之家”。次仁宗巴总是把屋里屋外整理得井井有条、打扫得干干净净。母亲在她的悉心照料下,成了村里的“老寿星”,一直活到109岁去世。母亲去世后,次仁宗巴依旧照顾着聋哑哥哥。
次仁宗巴不仅照顾好自己的家人,还贴心照料村里的2户孤寡老人,帮助处理家务,照顾他们生活起居。老人们生病时,次仁宗巴帮助老人去医院看病、拿药,并为他们垫付医疗费用。
在西藏自治区开展的“双学双比”活动中,次仁宗巴四处拜师学艺,相继学习掌握了氆氇、藏被、藏垫、藏毛毯等传统编织技术及汉藏服装的裁缝技术,走上了致富之路。次仁宗巴免费传授妇女们传统编织和服装裁制技术,并为学员免费提供食宿。如今,她的学员遍布加查县各个乡镇,大家通过所学技术让生活富裕起来。
次仁宗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自强模范等称号,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许长荣,女,汉族,1958年12月生,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花戏楼街道仙源社区居民。
许长荣从小帮助母亲照顾瘫痪哥哥,母亲去世后接过爱的接力棒,传承优良家风,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
哥哥许全意生病那年,许长荣才13岁。父母没工作,又加上给哥哥治病,家里十分困难。从那时起,她就开始想办法挣钱给哥哥治病,打工之余帮着父母照顾哥哥。1982年,许长荣出嫁,第二年便在母亲家旁边置办了房子,相隔不到50米。当时她在一家药厂上班,每天5点起床后先到母亲家,帮哥哥擦拭身上的大小便,换洗弄脏的床单和尿布,料理好哥哥后才去上班。下班后她为哥哥再次擦洗一遍身子,22点后才回自己家。就这样日复一日,许长荣协助母亲精心照顾哥哥40余年。
2013年母亲去世,老人信赖许长荣多年的认真细致,托付许长荣“接她的班”。她和三姐许长琴一起,无微不至照顾哥哥。2018年,许长荣和三姐一起租了个小院,共同照顾哥哥。当时许长荣上班的厂离家比较近,她中午下了班也会急忙赶回家跟三姐一起分担家务。哥哥怕冷畏热,一年四季都要开空调,加之许长荣的爱人药不离身,家里开销很大。为补贴家用,已经退休的许长荣又返聘到一家饮片厂工作。当地政府给许全意办了低保和各种补助,多次提议让许全意住进敬老院,但许长荣想完成母亲的遗愿,不愿给政府增添负担,婉拒了当地政府的关心。
2023年,三姐因病去世,照顾哥哥的重担全部落在了许长荣夫妇肩上。许长荣的爱人虽年迈多病,但还是用心帮她一起照顾哥哥。在许长荣夫妇的精心呵护下,患病50多年的许全意原本瘫痪的身体也有了“进步”,手腿能轻松伸缩,精神和气色也都不错。许长荣践行对母亲的承诺照顾哥哥,孩子们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对舅舅也是照顾有加,承诺会把照顾舅舅的这份责任坚守下去。
许学东,男,汉族,1978年10月生,党员,甘肃省白银监狱生产经营管理科党支部书记、科长、一级警长。
许学东精心照料高位截瘫的妻子和患病的家人,用无悔的坚守诠释着爱的线年,许学东妻子因一场意外导致高位截瘫,腰部以下功能丧失,从此与轮椅为伴。10年间,除了上班,许学东的生活全是围着妻子转,无论是日复一日的端汤送水、洗脸洗脚、揉肩捶背,还是每天一次擦身换衣、每周一次的洗头洗澡等,他从未有过一句怨言。妻子做康健治疗时,他中午下班后顾不上吃饭就推着妻子去治疗,结束后又匆匆送妻子回家再赶去上班,风雨无阻、寒暑不辍。为了方便妻子使用轮椅进出,他把家里卫生间和厨房的门都拆下来,在单元门和家门口铺上地垫。他还坚持耐心开导妻子,化解她的内心症结,使她逐渐勇敢面对现实,积极努力配合功能训练。在许学东的真情守护下,妻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不断增强。
日常生活中,许学东还贴心照顾患有小儿母亲和瘫痪在床的岳母。2023年,母亲因脑梗身体左侧无法活动,先后三次住院治疗,他跑前跑后陪做检查、耐心护理、帮助康复。许学东的岳母患帕金森卧床近20年,因长期卧床,褥疮不时发作,他就用护理妻子“自学成才”的技能,为岳母清洗伤口、擦拭换药,减轻岳母病痛折磨。
许学东积极履行一名监狱警察的使命,从没有把家庭的负担当成不认真工作的借口。在监区工作时,他曾将妻子托付他人照顾,封闭备勤执勤240天,每天工作16小时之后。2021年调任机关科室后,他从项目引进、设备供应、配件采购、业务联系等多方面优化科室工作流程,有效解决工作难题。
孙保兰,女,汉族,1976年1月生,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文昌镇黄河花园社区居民。
孙保兰始终用挚爱善待亲人,以真心感染邻里。多年来,她以单薄的身躯照顾重病的婆婆、丈夫和年迈的公公以及残疾的大伯哥,把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融入平凡的点滴生活。
2012年,孙保兰的丈夫患上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治疗期间,孙保兰悉心照料。住院治疗花销大,让本不富裕的家负担更重,丈夫多次想放弃治疗,孙保兰用心安抚、苦心劝说,省吃俭用、坚持医治,但丈夫还是在多次治疗无果后去世。孙保兰没有倒下,依然用柔弱的双肩撑起整个家。
2014年,孙保兰的婆婆患上胃癌卧病在床。她每天按时为老人按摩、喂药,在床头摆放婆婆爱吃的水果和零食,无微不至照顾老人。婆婆清楚自己得了癌症,一度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孙保兰耐心安慰。但婆婆由于病情过重,治疗无效去世。
为了给丈夫和婆婆看病,两年时间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并欠下了许多外债。孙保兰的公公年事已高,身体不好,经常住院。大伯哥儿时患病,致脑部受损,瘦弱多病,没有工作和收入,养家的重担落到孙保兰一人身上。在生活重压下,孙保兰经常躲起来默默流泪,发泄完悲伤情绪,又重新振作起来。孙保兰从事服务员、销售、保洁、家政服务等各种工作,还通过刻苦自学拿到了母婴护理师、小儿推拿师等证书。经过不懈努力、辛苦付出,孙保兰终于还清了丈夫和婆婆治疗期间欠下的债务,并逐步改善了家人的生活。
孙保兰荣获宁夏回族自治区最美媳妇称号,入选“宁夏好人”,其家庭被评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最美家庭。
孙继伟和丈夫多年赡养高龄的奶奶、姥姥、舅舅、双方父母共7位老人,抚养2个孩子。2013年,丈夫因患高血压、糖尿病导致视神经萎缩,只剩一只眼睛有视力。不管条件多么艰苦,孙继伟始终守护着一家人,默默用行动诠释着人间孝道。
孙继伟自小家境贫寒,母亲腰椎严重变形并患有高血压,需要长时间治疗和卧床休息。2021年,孙继伟的父亲被确诊为恶性膀胱癌,她带着父亲在家和医院间不停奔波治疗,直至父亲病情稳定。孙继伟的姥姥和视力残疾的舅舅住在门头沟区山里,孙继伟常年往山里跑,送吃送喝、打扫房间。2022年12月姥姥去世,孙继伟将一切处置妥当后,把孤身一人的残疾舅舅接回家中照顾。
孙继伟的奶奶先后经历了两场大病,特别是百岁时身患肺炎,辗转3家医院都收效甚微。老人甚至想要结束生命,孙继伟耐心劝说、悉心照顾,渐渐唤起老人的求生意志。在她的照料下,奶奶身体逐渐康复。2023年12月,奶奶在睡梦中平静地走完了106岁的幸福人生。
孙继伟的公婆远在东北老家,多年来一直租房住,孙继伟便贷款给公婆在老家买了套房子。公婆心里感激,逢人就讲这事儿,孙继伟也成了左邻右舍交口称赞的孝顺儿媳。
孙继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孝老爱亲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两个孩子也被妈妈的孝心感染,从小就帮她一起照顾老人。孙继伟还把亲身经历讲到部队、企业、校园、农村等,用自己的故事感染着更多的人。
严慧,女,汉族,2003年5月生,党员,淮阴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
12岁时,严慧一边上学,一边照顾双目失明的奶奶、操持家务和农活,在社会各界帮助下,实现了“带着奶奶上学”的愿望。
当年,严慧6岁时,母亲离开了家庭,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她端起了锅碗瓢盆,扛起了锄头铁锹。12岁时,父亲因病去世,她和双目失明的奶奶相依为命。每天天色微亮,小小的身影就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照顾奶奶的生活起居。每个暑假,她背着比自己身体还高的喷雾器喷药治虫,手上、胳膊上、腿上被农具磨出血泡、被野草剐出小口子。奶奶体弱多病,她每天半夜都要醒几次,看看奶奶是否安好。在严慧中专二年级寒假的一天夜里,奶奶突发脑血栓,她深夜骑车把奶奶送到20多公里外的城区医院,使奶奶得到及时救治。
2018年,严慧考入江苏省姜堰中等专业学校,由于放心不下奶奶,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她带着奶奶走进校园。2021年,她参加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考试,以高出本科录取线分的优异成绩考入淮阴师范学院,她再次向学校争取,带着奶奶一起上大学。严慧学习刻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曾获得国家奖学金。她在学校申请了勤工俭学岗位,并在校外兼职。因为奶奶眼睛看不见,还患有糖尿病等多种疾病,一日三餐不能离开她,每次应聘,她都只有一个要求,“中午、晚上必须回家去”。
每年寒暑假,安顿好奶奶,严慧都是一边打工一边参加公益活动。她先后参加了为环卫工送清凉礼包、前往中小学讲党史等志愿服务活动,累计服务时长500多小时。2023年暑假,得知邻村女孩小莹因家庭变故准备放弃读大学的消息,她主动与其结成姐妹,重新点燃小莹对生活的希望。那个曾被无数人牵挂和爱护的严慧,正在用自己的行动,努力成为照亮他人前行的一束光。
严慧荣获江苏省“三创”优秀学生、江苏“崇德守信”好青年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李思盈,女,回族,1990年5月生,党员,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正阳街道丰和社区网格长。
李思盈十九年如一日悉心照料失去劳动能力的母亲。工作后,她尽力帮助更多人,全力照顾孤寡老人,成为多位孤寡老人的“亲人”。
李思盈15岁时,父亲因生意失败,不久后离世,母亲遭受打击患脑梗,丧失劳动能力。面对突如其来的困境,李思盈顽强与命运抗争。母亲的眩晕症很严重,犯起病来就上吐下泻。她寸步不离,喂饭喂药,按摩擦洗,帮母亲做康复锻炼。在她的照顾下,母亲渐渐好转。为了方便照顾母亲,她就在家附近找随时能请假回家,还可以带母亲上班的工作。打字复印社、废品回收站的零工都干过,虽然收入微薄、工作很辛苦,但能把妈妈照顾好,李思盈感觉很幸福。不管在外面多苦多累,回到家,她总是一脸笑容,成为照亮母亲生活的一束光。
为了提高个人的文化水平,李思盈在长春开放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学,完成大专和本科学业。她自学写作课程,创作了200多万字的作品。
李思盈在照顾母亲的同时,把爱心奉献给社会。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她主动请缨到防疫一线工作,全力照顾孤寡老人。她用心用情工作赢得大家认可,有两位孤寡老人主动申请李思盈当监护人。她也经常关爱困境中的青少年,为残疾儿童家庭申请低保,请社工老师为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进行心理疏导。
李艳华,女,汉族,1956年7月生,党员,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高速客运站退休职工。
李艳华坚持悉心照料因伤成为植物人的儿媳,奇迹般唤醒儿媳,用默默坚守与真情付出守护家的温暖。
2012年3月,贤惠开朗的儿媳因车祸成为植物人,身患肝癌的丈夫也因病情加重猝然离世。为了让儿子安心工作,李艳华承担起照顾一家老小的重担,悉心照顾瘫痪在床的儿媳。
身高1.56米、体重不足50公斤的李艳华,每天都要独自抱着身高1.68米、体重70多公斤的儿媳完成坐起、上下床、上下轮椅、上下便椅这一系列动作,日常喂饭、喂药、擦洗身体、清洗衣服和被褥……每天早晚,李艳华还给儿媳各做一小时肌肉按摩、半小时肢体活动训练。儿媳常年卧床,在李艳华的照料下,从来没长过褥疮。照顾病人很苦很累,但她从未抱怨过一句。
在李艳华的照料陪伴下,儿媳逐步好转,从借助鼻饲管进食到肢体有了动作,从可以张嘴慢慢吞咽到渐渐认识身边亲人。2016年的一天,李艳华像往常一样给儿媳梳洗,忽然一声微弱的“妈妈”从儿媳口中传出。李艳华用爱与坚守唤醒了植物人儿媳。如今,儿媳的情况日渐好转,能独立进食,坐在轮椅上可以做些简单的家务,闲暇之余还能临摹字帖。
李艳华荣获陕西省道德模范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时慧,女,汉族,1974年5月生,党员,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党校办公室机要科四级调研员。
面对二姐因病致残、父亲患阿尔茨海默病、母亲中风偏瘫、嫂子意外离世等接踵而至的家庭变故,时慧义无反顾扛起重担,用乐观与坚强克服各种磨难,用爱心与行动诠释孝老爱亲传统美德。
1994年,时慧大学毕业后到广西北海工作,同年,二姐患上了类风湿,并迅速恶化到四肢变形、生活不能自理。1998年,时慧把意外丧母的12岁侄女从河南接到广西照顾。2005年,日渐年迈的父母难以支撑家庭重担,带着时慧二姐、5岁的外甥、17岁的侄子从河南到广西投靠她。从此,时慧就扛起了全家人衣食住行、医疗康复、孩子教育等重担,这一扛就是18年。
2015年,父亲临终前一年生活无法自理,时慧端屎端尿、细心照顾,毫无怨言、从不嫌弃。2020年夏天,偏瘫6年的母亲高烧住院,她整个暑假日夜陪护照料,喂饭喂药,翻身擦拭,清理排泄物,瘦小的身躯每天都需要抱起120斤重的母亲好几次。
时慧义无反顾照料残疾姐姐和年幼外甥,外甥小学阶段,时慧总是一车搭两娃,同儿子一起接送。外甥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所需费用,她都慷慨解囊。2018年,外甥考入大学后,时慧又把残疾姐姐接到身边照料。年幼丧母的侄子、侄女直到成家立业,都有小姑时慧的倾心相助。
她细致入微、精益求精,工作中做到“零事故”“零差错”。面对岗位不分节假日、不分白天黑夜的工作特点,她总能做到随叫随到,默默无闻地付出。
何淑娟坚强面对生活的重担,独自将身患重症β型地中海贫血症的女儿抚养长大。她热情参加公益救助活动,宣讲地贫防治知识,提高公众关注和普遍认知,为地贫家庭筹集善款数百万元,被称为“地贫妈妈”。
1991年,广州市番禺制衣厂工人何淑娟怎么也没想到,刚刚出生的女儿被确诊为重症β型地中海贫血症。多方寻医无果,本不宽裕的家庭负担更重。女儿7岁时,丈夫与何淑娟离婚。面对女儿不可能活过20岁的医学判断和沉重的治疗费负担,何淑娟曾有轻生的打算。是女儿的天真无邪和“无论生活再怎么不济,都不应该剥夺女儿生存的权利”的信念,让何淑娟重新振作起来。何淑娟靠打散工养活女儿,以羸弱的肩膀,扛起女儿治病和生活的重担。为对抗病魔,女儿坚持每月输血,每日打排铁针。母女俩苦中作乐,把去医院称之为“去度假”,把输血称之为“加油”。
一路走来,何淑娟认识到,假如没有爱心人士的帮助,没有社会的关怀,女儿不可能活到现在。为鼓励地贫患者和家属与疾病积极斗争,何淑娟组织起200多个广州地贫患儿家庭,互助抗“贫”。何淑娟参加了广东省地中海贫血防治协会家长会,任广州家长会会长。她想尽一切办法联系地贫家庭,为他们寻求社会帮助。何淑娟组织公益力量,进入各大高校开展地贫知识宣讲200多场,个人公益宣讲300多场。阳光开朗的女儿也时常和何淑娟一起去做公益、做宣讲,用笑容告诉社会,因为有爱,地贫儿童同样能活得很精彩。
邹爱华,女,汉族,1962年5月生,湖北省荆门市钟祥市石牌镇石牌社区居民。
邹爱华在聋哑丈夫失业后,自强不息勇挑家庭重担,支起一口炕锅做葱油饼20余年,供养两个女儿完成大学学业,并无私照顾聋哑二伯哥,热心帮助街坊邻居。
邹爱华因小儿麻痹症导致肢体残疾,1984年,她与肖其敏结婚。婆婆年岁已高,丈夫和二伯哥均患有先天性聋哑,二嫂患有精神障碍,算上自己,家中5个大人4个残疾。30多年里,邹爱华拖着残疾的身躯把大家庭照顾得妥妥当当。2000年,丈夫因企业改制下岗,家庭失去了经济来源,坚强的邹爱华不等不靠,在自家门口支起一口炕锅,做起传统面食葱油饼生意,靠勤劳的双手养活一家老小。
1987年,邹爱华到医院领养了一个被遗弃的女孩,对孩子关爱备至,视如己出。尽管后来又有了自己的孩子,但邹爱华对大女儿的爱一点都没减少。邹爱华说:“每天卖饼收下的第一元钱,先拿去给女儿买炼乳。”每当谈起妈妈,大女儿总是感激不尽:“在我心中,她就是我的亲生妈妈,很感谢她把我养大。”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两个女儿自幼品学兼优,经常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大女儿大学毕业后定居成都,小女儿硕士毕业。
邹爱华乐善好施、热爱公益,2016年以来,邹爱华带领一家先后参加交通维护、义卖、禁毒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100余次,并吸引30余人加入石牌社区志愿者服务协会。石牌镇的老人们常常称呼邹爱华为“邹大姑”,小朋友也都亲切地唤她“邹妈妈”。因为邹爱华热心肠,邻居们一有困难都喜欢找她帮忙,哪家有事需要外出,就放一把备用钥匙在她家,哪家婆媳有矛盾了也喜欢找她帮忙调解……她总把大家的事当作自己的事,街坊们都称她为“街长”。
张小毛,女,汉族,1968年10月生,湖南省益阳市南县南洲镇东堤尾社区居民。
张小毛悉心照料年迈体弱的母亲、瘫痪卧床的嫂子、身患尿毒症的四哥、哥嫂留下的3个孩子,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至仁至孝。
1984年,16岁的张小毛为减轻父母身上重担,进入南县一麻厂做女工。她进厂一个月后,父亲因心脏病和血吸虫病去世。母亲年事已高又患有旧疾,张小毛边照顾母亲边工作。1990年,工厂倒闭,张小毛做洗碗工、卖小菜、做零工等补贴家用。这样的日子张小毛坚守了7年,直到母亲去世。
2011年,张小毛的三哥因肝癌去世,三嫂也二度中风。临终前,三嫂将3个孩子托付给她,张小毛毫不犹豫答应了。2020年,张小毛的四哥(离异)被确诊为尿毒症,陷入深度昏迷。张小毛又东借西凑5万元医药费,极力挽救四哥的生命。在张小毛照顾下,四哥与病魔顽强抗争,直至2024年9月因尿毒症、心脏病等多种疾病去世。
带着哥嫂留下的3个孩子,一家人的支出是个不小数目。为了养家糊口,张小毛去背木材,没有扛木头的活儿,她就开着小型农用运输车拉货。为了省钱,她常常买两个馒头应付一整天。她的付出,孩子们都记在心里。2023年,张小毛生日当天,3个孩子为她送上发夹、百合花,还有一封情深意切的信:“妈妈,您虽然没给予我们生命,却给了我们一个幸福温馨的家。妈妈,我们永远爱您!”她还不定期带着孩子们去社区做志愿者,让孩子们心中有爱、懂得感恩、回馈社会。
张心亚,女,汉族,1947年12月生,党员,上海张心亚助残工作室行政负责人。
张心亚照顾教导智力障碍的女儿50余年,同时帮助更多智力障碍儿童家庭,用细心耐心书写母爱的伟大。
1973年,张心亚3个月大的女儿由于油漆中毒不幸造成智力障碍。张心亚带着孩子跑遍大江南北求医。除了担心女儿健康,张心亚更担心孩子的将来。几十年如一日,张心亚克服重重困难,一边悉心照料女儿的日常生活,一边坚持教女儿简单的生活自理技能。她弯着腰、手把手,几十遍几百遍甚至几千遍地示范。每每看见闺女的进步,她就感到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为了帮助女儿走出封闭的世界,更好地融入社会,张心亚带着女儿前往上海市虹口区曲阳路街道阳光之家,并主动加入阳光之家,成为那里的第一个志愿者和第一批“特教老师”,既能多陪伴女儿,又能帮助其他和女儿一样的智力障碍孩子。在阳光之家,她组建了张心亚助残工作室,帮助了很多智力障碍群体。张心亚将其他智力障碍孩子视如己出,经常带着孩子们一起走出“家”门,大家亲切地称呼她为“爱心妈妈”。她把大量的精力和热情都奉献给了助残事业,带领志愿者们以残障人士的需求为导向,先后服务残障人士和社区居民超50万人次、近50万小时,工作室注册专职志愿者87名,社会志愿者超400名。
2017年初,张心亚被查出胃癌,接受了手术与化疗,丈夫无微不至地照顾她,在她回到工作岗位后,风雨无阻地接送妻子上下班。近几年,张心亚的丈夫也遭遇了病痛折磨,如今已无法独立行走。张心亚又承担起照顾丈夫的重担,但丈夫的加油鼓劲让她备受鼓舞。一家人相互扶持、相互鼓励,他们相信,只要齐心协力,就能翻过山头,看见光明。
勤劳善良的张吉莲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婆婆和3位叔叔,6000多个日日夜夜从不言弃,支撑着有4位智力障碍老人的7口之家,用孝和爱撑起几位老人的“一片蓝天”。
在张吉莲1岁半时,母亲撒手人寰,留下她和经常酗酒的父亲,她不得不跟着奶奶和3位叔叔一起生活。3位叔叔的情况相对来说比较特殊,都没有儿女,他们对张吉莲视如己出。叔叔们的好,张吉莲一直记在心里。到了适婚年龄,张吉莲的结婚条件就是“男方婚后必须与我一起照顾家中老小”。她的孝心感动了农家小伙凡时德,1996年,两人喜结良缘。2006年、2010年,张吉莲的父亲和奶奶分别过世。看着3位日渐年迈的叔叔,张吉莲没有继续外出务工,毅然把他们接到家里照顾。公公去世后,她又把婆婆接到家里。
婆婆天生腿脚残疾,走起路来摇摇晃晃,一不留神就会跌倒,智力相当于两三岁小孩;二叔长期大小便失禁,有时一天换三四次衣物,一个人出去经常会找不着回家的路;三叔身体好些,能帮助做些事,但干的事总是不着边际;小叔时常唱反调,经常把拴好的羊解了,把关好的鸡鸭放了。但张吉莲始终不离不弃,把照顾几位老人的衣食住行当作自己的分内事。10多年的悉心付出,使几位老人得到了很好的照料,也让知情者赞不绝口。而张吉莲总是说:“做不到最好,但我会尽力做好。”
她是叔叔们眼中的好侄女、婆婆眼中的好媳妇,也是儿女眼中的好榜样。在张吉莲的言传身教下,儿女从小就孝顺懂事,一起加入照管老人的行列,这也是张吉莲值得欣慰的事。
张春梅,女,汉族,1971年7月生,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呼和浩电分公司变电管理二处副值班员。
张春梅坚持把孝心献给父母,把爱心献给孩子,把责任心献给电力岗位,用实际行动呵护着一家老小,守护着万家灯火。
因为家庭贫困,身为第七个孩子的张春梅从小被父母送给同村的一对夫妇抚养。成年后,她与蒙古族小伙子德力格尔相识,德力格尔家也有着生父母、养父母4位老人,相同的经历让两个人惺惺相惜。1991年二人喜结连理,双方的4对父母,加上自己的新家,5个家庭相互包容、支持,组成了一个民族融合大家庭。随着儿女的出生、8位老人的日渐衰老,张春梅夫妇开始在5个家庭之间来回奔波。
2005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带走了丈夫的生命,从此全家11口人的生活重担都压在了张春梅一人身上。祸不单行,不久后丈夫的养父罹患白内障,于2007年彻底失明。张春梅的养父自2008年脑出血后瘫痪在床7年。面对生活的重担,张春梅咬紧牙关、扛起责任,四处奔走求医问药,直到2017年,终于找到一家手术成功率很高的医院,在积极沟通并安排手术后,丈夫的养父终于复明。2017年,张春梅将丈夫父母的土坯房翻盖成了明亮的砖瓦房。在房子竣工的那天,张春梅抱着老人放声大哭,她终于完成了丈夫未了的心愿。
“我生父母这边子女多,平常倒是不用我怎么照看,我就是定期去看看,买一些家里需要的东西。养父母就不同了,养父脑出血瘫痪在床,养母身体也不好,过一段时间就需要输液调理,家里全得靠我。”张春梅说。这几年她将自己大部分精力放在了照顾养父母身上,每过一段时间她就把养父托付给专业护理人员照看,把养母接到家里请医院的人来输液。春节前夕是张春梅最忙的时候,她要给老人们置办年货、打扫卫生,每每都是除夕才能将所有事情安排妥当。
作为一名变电站值班人员,张春梅深深懂得,坚守工作岗位与对父母尽孝是同等重要的责任。她的职业生涯中,10万余次倒闸操作准确无误,3000多天无事故、无违章记录,顺利完成各类应急保电任务300余次。
阿依努尔·哈力克,女,尔族,1988年10月生,党员,新疆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喀什市“母亲之家”残疾儿童服务中心院长。
阿依努尔·哈力克创办了“母亲之家”残疾儿童服务中心,对前来参加康复、教育、培训的脑瘫儿童给予最大关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悉心照顾,让他们可以尽快“生活自理”和“融入社会”。
阿依努尔·哈力克家中姐妹3人,最小的妹妹患有脑瘫,从小生活不能自理,这使她有了帮助脑瘫儿童的想法。2011年1月,大学毕业的阿依努尔·哈力克来到喀什市多来特巴格乡塔吾古孜村,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在走访时得知村里有脑瘫患者。通过在网上查询脑瘫儿童康复的相关信息,她联系到广西南宁安琪之家脑瘫康复中心,并前往参加培训,学习相关康复技能。2014年1月,她自筹3万元资金,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下,成立了当地首家针对3—14岁脑瘫儿童免费提供康复训练服务的民办机构——“母亲之家”残疾儿童服务中心。
3岁的脑瘫儿童亚库浦江非常聪明,但病魔令孩子不仅不会走路不太会说话,而且使他脖子僵硬,转动一下头都十分艰难。阿依努尔·哈力克就按照学习来的方法开始给亚库浦江做康复训练,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亚库浦江的头部基本能自主转动了。康复中心成立的这10个年头,阿依努尔·哈力克不但自己给孩子做训练,还把训练手法教给患儿家长,不断鼓励家长和孩子,帮他们树立信心。截至目前,共免费帮助了1254名脑瘫儿童进行康复训练。
最初进入康复中心的5名孩子在2023年9月都已上了小学,虽然自理能力还需要提高,但阿依努尔·哈力克已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希望。之后,她采用集康复、教育、培训为一体的模式,在康复训练的同时,加入“生活自理”和“融入社会”的学习内容,将中心的适龄儿童送到学校上课,让孩子们更好地适应康复后的校园生活。
阿依努尔·哈力克荣获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新疆尔自治区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陈宝珍,女,汉族,1940年6月生,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木材公司退休职工。
陈宝珍以柔弱双肩撑起一个家,秉承“学习进取,自强不息”的家训,将4个幼子抚养长大,培养他们学业有成,反哺社会。
1963年,陈宝珍与丈夫分配到霍山县磨子潭镇林业站工作,两人满腔热情在大别山深处开展造林、护林工作,先后育有四子,都以“林”为名。天有不测风云,1974年,丈夫患病离世,当时陈宝珍年仅34岁,最大的孩子10岁,最小的不足3岁。家庭剧变犹如晴天霹雳,看着4个懵懂稚儿,陈宝珍不知在无人处偷偷哭过多少回,但坚强的她擦干泪水继续顽强撑起了这个家。那时全家人的生活就靠着她每月三四十元的工资,平日里自己种菜、养鸡,贴补家用。她用卖鸡蛋的钱,买了一把柴刀,每周末带着长子上山砍柴。每逢过年,她总会给孩子们缝身新衣,而自己几件衣服缝缝补补穿了10多年。她勤俭节约、坚定乐观,努力为孩子们创造温馨的成长环境,也让他们养成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陈宝珍严守“学习进取,自强不息”的家训,以艰辛付出铺就孩子成才之路。4个孩子上学,学费、生活费压力大,但她坚持自己克服困难、不向单位伸手。林业局的领导了解情况后,主动帮她申请了困难补助。长子中考达到中专分数线,那个时上中专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能早点工作减轻家庭负担。但长子的理想是上大学,陈宝珍咬牙将他送到霍山一中。后来长子成为1980年霍山县理科状元,就读北京科技大学。好学之风接力传承,次子考入安徽师范大学,三子毕业于原安徽教育学院(合肥师范学院),四子为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硕士毕业。2019年,孙子也成为霍山县高考理科状元。
“没有翻不过的山,没有迈不过的坎,有困难要先想着自己怎么去克服。”这是陈宝珍的口头禅。退休后的她依旧关注孙子辈的学习生活,教育他们要认真学习、乐于助人、向上向善。
罗连草,女,壮族,1974年4月生,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祥周镇残联专员。
罗连草身残志坚、自立自强,16年精心照顾瘫痪在床的母亲,为成百上千的残疾人提供周到服务,用实际行动书写了孝义人生。
罗连草一出生就没有左手,但她始终努力和正常的孩子一样学习生活,别人能做到的她也都尽力做到。她爱好文学、会写诗歌,她能插秧种菜、裁制衣裳。她和丈夫不等不靠,自建房屋,还把房子收拾得宽敞明亮。
2007年,罗连草的母亲突发脑出血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丈夫在外地工作,她挑起了家庭的重担,每天坚持给母亲喂药喂饭、端屎端尿、洗衣洗澡。在她的精心照顾下,母亲已经能生活自理。91岁高龄的父亲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生活起居的照顾也都落在罗连草肩上。罗连草对公婆同样尽心。有一次深夜,公公疾病发作,疼得在床上打滚。接到婆婆的电线岁的女儿,急匆匆地赶到公婆住处,挨家挨户找药,连夜煎好草药给老人熏敷和涂抹。当罗连草收拾完一切,天已经快亮了。
作为乡镇残联专员,罗连草心系残疾人冷暖,努力学习相关业务知识,认真履行职责。她为全镇残疾人换办二代残疾证3085本,帮助42户残疾人家庭获取生活补助、危房改造补助、残疾人子女补助和无障碍改造,为139名残疾人争取助残、康复器材,帮助65名残疾人申请了白内障复明手术,为15名患有精神病的残疾人申请到免费的治疗药品。
罗连草的一举一动,深深地影响着她的家人。丈夫十分支持罗连草的工作,经常在休息时间骑车载着妻子走访残疾人。女儿也经常和罗连草一起看望孤寡老人。
周庆和,男,汉族,1982年4月生,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东坪镇新街社区居民。
周庆和的妻子被诊断为肾衰竭晚期,他四处寻找肾源无果,毅然取肾救妻,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对爱情和亲情的庄严承诺。
1999年,周庆和在打工期间认识了朱荣芬,相似的人生经历、生活环境和缘分,让他们走到了一起。夫妻俩相互扶持,从在建筑施工工地打工,到学校门口开餐饮小吃店,再到经营童装店,创业之路蒸蒸日上,三口之家幸福和睦、欢乐不断。不幸的是,朱荣芬在2017年被诊断为肾衰竭晚期,医生建议肾移植。周庆和一边安慰妻子,一边努力赚钱维持家庭开支和治疗费用。随着病情加重,朱荣芬每周需要透析3次,想要恢复健康,只能进行肾移植。经过4年的透析治疗,妻子的身体慢慢的变弱,但仍未找到比较合适的肾源。看到妻子每次透析都要经受很多痛苦,周庆和十分心疼,萌生了捐肾给妻子的想法。2021年,经医院检查,周庆和与妻子肾移植配型成功。
“非血缘关系人群肾移植配型成功的概率只有万分之一。”面对医生告知的
Copyright © 2021 极速直播免费体育直播_jrs极速体育NBA直播吧 粤ICP备18114442号